
攸县融媒体中心【记者:刘卫红 王丽凤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愈加向往,对可以改变个人、家庭、国家命运的公共教育资源供给质量的要求便愈高。为顺应民意期盼,扩增优质教育资源,攸县启动了城区永佳小学建设,并将项目列为2022年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。
联星街道永佳社区及周边楼盘常住人口近两万,小学学龄人口1000多人,因附近无学校,只能选择到周边学校就学,最远的要到4公里外的上云桥学校入学,上下学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一个小时。
我县作为劳务大县,留守儿童较多,而在家上班的父母也常因工作时间与放学时间不完全吻合,无法抽身。孩子上下学,爷爷奶奶便成了接送“主力军”。较远的路程、上下学高峰拥堵的路况等各种不便,都成了横在“爷爷奶奶护卫队”脚下的一道道坎。
市民邹宜玲反映:“路程太远了,自己要上班,都是老人接送,有时候碰到冬天雨雪天,更加是一件烦心事。”
城区规模较大的文化路小学招生任务繁重,需要承担文化社区及周边近6万人口的招生工作。尽管文化路小学“扩容”增设了东山校区,但苦于名额、场地等因素限制,学位依然一位难求。
县人大代表刘士嘉:“每年七、八月份的时候,家长来社区问这个问题的比较多,因为学位的问题,有的学生就分得比较远。”
近年来,我县先后投资7亿多元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扩容提质改造,其中城区改建、扩建了上云桥中学、江桥中学、东北街小学、交通路小学、江桥小学、联星小学六所学校,采取了规范招生、合理分流等措施来解决学位紧张。但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增多,城区购房数量增长,加上民办学校的学生回流到公办学校,城区公立学校学位供需矛盾渐生抬头迹象。
攸县教育局发展建设股股长刘志红:“我们现在要满足后面新增的这些学生的需求。如果不新建学校,不增加新的学位供应,那么,我们将会继续新增大班额以及超大班额。”
联星街道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站的群众建议簿上,建设永佳小学的呼声最高。群众的意见得到了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,永佳小学建设项目应声落地。
联星街道文化路小学校长文勇:“在现在这个背景下,新建永佳小学可以把学生很好地进行分流。现在预计是24个班,这个空间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。”
责编:向佳
来源:攸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【2022-3-26成长ABC】高楼小学:红色文化浸润 爱驻最美村小
【2022-2-26成长ABC】以爱筑校 护航成长
【2022-01-08成长ABC】株洲市最美村小之丫江桥仙石小学:用心育人 用情润心
【2021-12-11成长ABC】国培育精英 携手促提升
【2021-11-13成长ABC】攸县话,你会说吗?
【2021-10-30成长ABC】“芙蓉学校”花开攸州 乡村教育再添新军
【2021-10-16成长ABC】风雨中的向阳花
【2021-10-02成长ABC】不惧挫折 坚毅前行
下载APP
分享到